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邹晓青)近日浙江配资门户,荆州区检察院联合荆州区公安分局、文旅区公安分局与荆州市博物馆,共同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物移交活动。三柄沉睡多年的战国至汉代古青铜剑,在多方努力下终于跨越时光阻隔,正式回归文物保护的专业怀抱。
这起文物“归位”佳话的背后,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赋能。2025年4月,荆州区检察院在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时,精准捕捉到一份9年前刑事判决书中的“漏项”。时间回溯至2015年11月,张某某、李某某等人在荆州区纪南镇雨台村盗掘古墓,非法取出青铜古剑一把。经专业鉴定,该墓群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。然而,2016年10月案件判决时,判决书却遗漏了对这一珍贵物证的处理说明。多年来,这柄古剑先是留存于荆州区公安分局纪南派出所,后因机构撤并整合,被移交至文旅区公安分局保管。
在梳理该案线索的过程中,承办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,文旅区公安分局物证室内,还沉睡着另案查获的两把古青铜剑。为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得到妥善保护,荆州区检察院主动作为,多次与相关部门磋商,凝聚保护共识,最终促成了此次三柄古剑的集中移交。
文物是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,是历史文化的鲜活传承,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、不可复制的宝贵遗产。作为“助力长江大保护”专项活动的重要一环,文物保护工作始终是检察机关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。此次文物移交,不仅让珍贵文物得到了专业机构的妥善收藏,更彰显了检察机关运用科技手段强化法律监督的创新实践。
荆州区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,进一步延伸刑事检察监督触角,持续深化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。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织密文物保护的法治网络浙江配资门户,将文物保护工作做深、做实、做细,用检察力量守护好历史的印记,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坚实保障
升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